于已经打过预防针了。
如果知道的话大概就没这么钦佩的情绪了。
“这孩子……”
看过视频之后,田言真笑着说了句,然后看向薛松,带着笑意问道:“今天是怎么回事,仔细说说。”
薛松自然不会隐瞒将今天跟乔喻讨论的问题然后乔喻给出的想法,一股脑的倒了出来。
虽然有些东西薛松并不太理解,但并不妨碍他都记了下来。
这属于基操。
一般数学跟物理学得特别好的人记忆力其实都不错。并不是超忆症那种机械的记忆能力,而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模式。
“哈哈,看来这次是你给了乔喻的灵感。虽然没有一个二作,但以乔喻的性子,论文里肯定会专门感谢你的!”
田言真笑着勉励了句。
薛松也笑了,不过一点点虚名而已,他并不在意……不对,还是有些在意的……好吧,薛松决定承认,他其实挺在意的。
如果真能专门感谢他一句自然是最好的。毕竟这篇论文解决了的是黎曼猜想。
如果按照西方数学家的说法,这个问题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,那么他也算是在这颗明珠上烙印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天知道乔喻的论文如果被认可,会有多少人去阅读。
毕竟世界学术文库里可是有数千篇论文用到了黎曼猜想。
素数分布、解析数论、密码学、数学物理,天知道多少领域的定理中都隐含其假设是成立的。
尤其是解析数论,大量关于ζ函数跟l-函数的研究都是建立在黎曼猜想成立的基础之上的。关于数论函数性质的研究更是如此。
薛松甚至可以预见,乔喻这篇论文的引用量大概率会爆炸。毕竟数千甚至上万篇论文可能会因为乔喻的证明而调整基础假设,甚至修改相关证明。
毕竟如果理解了乔喻的方法,很可能将一些复杂结论进行简化,又或者推出更简洁新颖的定理。
至于相关的研讨会、讲座、以及相关论文就更不用说了。
现在有多少人想请乔喻去做讲座、做研讨会,薛松是知道的。
如果乔喻的证明被认可,现在这个数字最少还要乘以十。
这还是淘汰掉那些都没资格发邀请函的研究机构之后的数字。
以前那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乔喻发邀请的机构都会熄了心思。什么档次?也好意思请解决了黎曼猜想的数学家?
只要乔喻肯点头,绝对可以去全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做终生教授或者名誉教授。
所以哪怕只是论文致谢中出现了他的名字,未来他戴个帽子基本上板上钉钉的事情。甚至有很大希望未来成为院士。
当然这些只是心里的想法,薛松还是很内敛的,笑过之后便问了句:“其实我更想知道乔喻那篇论文到底写的什么。我都不知道他还给jas发了一篇论文……哎……”
“这个我也不好跟你解释。不过你应该很快就知道了。论文都已经校对完成了,确定这个月就会见刊。”
说完,田言真看了眼书房里挂钟的时间,说道:“已经八点半了啊。这样,我给袁老打个电话,如果他还没睡,不如我们一起去拜访袁老,通知他这个好消息。”
薛松含笑点头,心里还是有些腹诽的。
老人家睡眠本来就不多,谁会八点多就睡觉?
不过他也能理解田言真的想法。
毕竟他来的时候想法其实也差不多。而且换了是他的学生,他也想秀一下。
老师天天觉得我不行,但我的学生解决了黎曼猜想……最起码我比您老更有眼光吧……
真的,这时候薛松都有点后悔了。
早知道他当时就别那么实诚,直接忽悠一下乔喻。如果能让乔喻成他的学生,说不得他现在能跟老田平起平坐了!
论文完成!
当人们的需求被分成不同档次之后,就连商品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地位,从而有不了不同的属性。
比如,当某个奢侈品牌的包或者表,全世界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,那么这款包或者表的存在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。
但如果这个世界不再缺少粮食或者能源,这两样东西的价值却依然存在。哪怕这两样的东西的价格,在和平时期没法跟所谓的奢侈品相提并论。
显然对于薛松、田言真跟袁老这样的人来说,乔喻就像是那种限量款的奢侈名表,还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那种限量款。
不秀一下,今天根本睡不着。
所以田言真毫不犹豫的拿起了手机,不过还没等电话打过去,他的电话先响了,而且是袁老打来的。
“乔喻解决黎曼猜想了?”
田言真刚接电话,老先生中气十足的声音便钻入耳朵。
“乔喻给您打电话了?”
田言真反问了句,这次袁老的消息也太快了。
听到田言真说的话,薛松也回过了神,看向身

